千秋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千秋书库 > 大唐马王爷 > 第1412章 如烹小鲜

第1412章 如烹小鲜

第1412章 如烹小鲜 (第2/2页)

一次李威对吕氏说,不然等我们走时你也跟着我们,反正你在这里也是一个人,高审行咬牙不语,吕氏小声道,“我就是都濡县的。”
  
  李威道,“那不就正好!都濡县可不是以前了,我保你去了不认识,盈隆岭上只有两棵树未动。”吕氏听罢看看高审行,忽然泪如泉涌,数度哽噎。
  
  高审行不耐烦,“你回你的故里和我没屁的关系,去就是了,去了别在崔颖跟前露面,她会烦你的……唉!你别再给老子哭丧了好不!我还没死呢。”
  
  “是,老爷。”
  
  就在当天的晚上,焉耆牧场罗牧监派了个手下过来向刘武报信,说西州都督李继带着两百骑兵到牧场查封了高审行、郭待聘审理的所有扰牧、扰商案件的卷宗。
  
  罗牧监也不能不给李继,卷宗都让李继拿走了。
  
  刘武站在议事厅的大门边问送信人,“本官担心的是牧场,城民扰牧之事有没有抬头?野牧还顺利么?”
  
  “没有,总牧监,李都督又从西州调过去八百步军,没人敢扰牧了。”
  
  “又调兵干什么?他不知碎叶城才有大战?岂有此理。”
  
  “小的不知什么缘故,但听罗牧监曾叹气,说西州李都督封了焉耆城仅有的三门,按着卷宗在城内拿人,凡扰过牧场的一个也不放过,他听说城内还有人对延州刺史查办扰牧心存忌恨,在半道上夜伏了刺史,这是叛乱!总牧监,我们罗牧监担心高刺史和少王们呢,让我来顺便问一下,刺史有没有事?”
  
  刘武气得说,“刺史只是小伤,不要他担心!”
  
  屋内,高审行悲忿欲绝地喊道,“!!”
  
  吕氏惊呼道,“老爷!老爷!你醒醒呀——”
  
  高审行气
  
  。
  
  他在焉耆杀一儆百达到维护牧事和商道的目的,根本没想牵连过众。
  
  那些案卷与其说是定责、留痕,不如说是刺史有意地、在手把手教待聘处理政务,其实好多事都不值得入卷。那些卷宗留在牧场对城民们也是个震慑,想不到方便了李继清除全部知情者。高位入手后,他一定是要洗白自己了。
  
  但恶人却是高审行做了,就连他受伤,也成了李继大开杀戒的理由。
  
  高审行的憋屈可想而知,李继大权在握,此时再去焉耆有心无力,还要顾虑几个孩子。李武听了这件事后已经数次撺掇着要去焉耆了。不去,焉耆举城都要骂他高审行,郭待聘和几位少王。
  
  高审行醒过来后,含着泪说,“待聘,我们走吧,这个事如果马王爷不管,举国也没有人能替老夫出气了!”
  
  刘武拦都拦不住,再多劝阻一句话高审行就冲他来了。
  
  ……
  
  刘方桂在黔州接到了赴任庭州刺史的官文,澎水令陶洪赶去祝贺,刘方桂对陶洪说,“你就是在关键地方游疑不决了,你以为西域平叛未完,要再观望观望,但时机是观望出来的?这下你看明白了吧?但时机没有了。”
  
  陶洪听明白了,平叛未完又能如何?安西两座重州都换了英国公的人。
  
  澎水县令赧然道,“刘刺史,下官哪有你那两下。”
  
  刘方桂道,“在你的澎水县,眼下火燎眉毛的有什么大事?不就是长孙无忌在山崖下刻的那片字?本官知道这篇字已快刻完了,果然出不了一个月!”
  
  陶洪知道刘方桂的意思,但他不敢。
  
  长孙润带着手下人白天晚上不离崖边,别人去看一眼行,他陶洪去了注定会被长孙润盯起来。
  
  他可不是刘方桂,做一千行一万也成不了庭州刺史。不使这个坏,当不了澎水县令他还有命在,敢动动手还要不要命了!
  
  县令应承着问,“刺史大人,不知你何时动身?下官打算为你饯行。”
  
  刘方桂道,“本官不着急走,庭州有来济刺史呢,本官不去他不会走,影响不了政务。”
  
  陶洪心说,“你也在观望,以为陶某不知你的打算,我就观望到底了。”
  
  就在刘方桂和陶洪各耍心思的时候,澎水城外的山崖下,一篇漂亮的隶文阴刻逐渐显现出全貌来。
  
  赵国公已无须再紧赶慢赶的了,时间还有两天呢,一月内完成此文一点问题都没有了。
  
  此时在离崖不远的草棚前,他与幺子长孙润、四名猎户、两名澎水县丁县尉派来保护的差役都席地围坐,篝火上烤着野味,旁边支着一口锅,炖着两名差役捞到的两寸来长的小银鱼。
  
  差役举着酒祝道,“国公你将大功告成,未误马王之约,小的也很高兴,我们陪国公喝这一满下!”
  
  长孙无忌喝了酒,叹了口气道,“如果他不想去,老夫刻一百篇字也没用,不过这字也不算白刻,他去不去大明宫老夫不多想了!”
  
  他指着那锅银鱼问,“常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,你们可知是什么道理?”
  
  有人道,“指的是治国者举重若轻,治理国家和烹制小菜一样简单。”
  
  赵国公哈哈笑道,“理会错了吧?小鲜可不泛指小菜,是小鱼。你在烹煮它的时候不宜来回翻动,不然它可就碎烂了!”
  
  差役道,“国公能否解释解释,这同治大国有什么联系呢。”
  
  长孙无忌道,“国家如此之大,从长安发出一道政令,快马传送也须两三个月才能到岭南,如果你朝令夕改,上一道令还在半路上,或是刚刚被地方州府传达,下一道令又来了,叫底下州官如何是好?国家能不乱?因而国家大政应一而贯之,就像老夫刻的这篇文章,每一笔每一划都要顾看着全局。”
  
  说到这里他想,可自己倾半生之力作的这篇文章又成了什么呢!他的履历即便入了史,也称不上佳品,还不如徐惠的这篇小文,简洁中不失其真,还有些寓意。
  
  还有多少人以作文为生、为傲啊,他们象模象样的润色,布局,坐的一本正经,其实也就是戏子一样的流色。
  
  他叹道,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