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千秋书库 > 北雄 > 第452章诏书

第452章诏书

第452章诏书 (第2/2页)

薛举死了,却并未树倒猢狲散,还得了突厥汗国更多的援助,对李唐西北的威胁不降反增。
  
  诏书和邸报一样,将李唐周遭的诸般战事呈现在了李神通和裴寂面前,没有一句催促之言,可满篇的文字,都好像是在叫着喊着让两人尽快结束河东战事南返。
  
  接到诏书之后,李神通和裴寂的心情都不太好。
  
  他们其实刚各自写好了报捷战报,就顶算是不轻不重的当头挨了一棒。
  
  领兵之人其实怕的就是这个,部将们怕主帅心急,催着自己交战,主帅呢,则怕君主着急,催着自己进兵。
  
  由此而招致败绩的战例,根本数不过来。
  
  不说李神通,即便是裴寂这样的文人,在接到诏书之后,都感觉肩膀上沉了沉,脑海中更是略过了速战速决的念头,就更不用说李神通了。
  
  君王的只言片语,对前方将士意味着什么,他们都很清楚,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战事的判断,甚至于是战事的进展。
  
  急于求战的话,面对的又是有着精锐骑军的晋北边军,那种无可奈何的滋味儿,就算不在那个位置上,其实也能体会一二的。
  
  而在李神通谋划中,今年到冬天为止,大军应该能全取介州,进逼晋阳。
  
  想要攻下晋阳,机会并不大。
  
  这要看在之前的战事当中,能不能找准机会重创敌军,让敌人的人心乱起来,那么就可以顺势招抚降人,攻破晋阳坚城也就有了机会。
  
  而这只是最好的战局,最大的可能是击败李破大军,令其狼狈逃回晋阳固守,那么战事一定会拖到明年。
  
  先攻榆次,再围晋阳,然后分兵四出,取代州三郡。
  
  这无疑需要更多的时间,期间出现什么差池都有可能,时间可能还要往后拖。
  
  而这封诏书……却让他不得不寻敌军决战,最好是能围歼敌军于晋阳以北,这对于十余万唐军而言,担子无形中就重了起来。
  
  因为唐军失去了选择的机会,一旦有决战之机出现,唐军必须向前……
  
  这对于唐军统帅李神通来说,可不是什么好事儿。
  
  他不能让敌军缩回晋阳,这显然需要更多的谋划。
  
  唐军进至介休,介休已为一座空城,本应该高兴的李神通此时心却凉了半截。
  
  大军乘势而来,首战便夺下雀鼠谷要害,再次进兵,重夺介休,大军士气正盛,而敌军畏首畏尾,正应了李神通的猜测,那李破已为唐军气势所摄,有了退守之心。
  
  这当然是好事,因为敌军空有骑兵之利,心虚胆怯之下,对唐军威胁最大的并代骑军正在失去应有的威力。
  
  李神通没有率领过大队骑兵作战,可他知道,骑兵冲阵应该很可怕,而更为可怕的是,骑兵仗着来去如风,往来骚扰偷袭,那会让大军无所适从。
  
  而随着唐军进军的步伐,骑兵施展手段的余地将渐渐受到压制,到了一定的地步,如果两军接战,只需要面对骑兵的正面冲阵就可以了。
  
  可现在,面对着介休空城,李神通面沉似水,一点也高兴不起来。
  
  敌军没有任何决战之意,如果李定安率军回了晋阳,十余万唐军将进退不能,李神通之前做梦也不会想到,自己会落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地步。
  
  只要李破那小儿率军平安回去晋阳,那就算是不战而胜了?咱家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运气?
  
  实际上,只是一封诏书,几乎就已经完全改变了前方大军统帅的作战意图。
  
  李神通扼守险要,徐徐进兵,能与敌决战更好,不能也绝不给敌军以可乘之机的战略,在这个时候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
  
  坐于曾经的介休总管府中,李神通发下将令,令各部于介休周围安下营寨,随后,便再次招来众将议事。
  
  其实议不议的都差不多,首先就要派出时候,再次打探敌军动静。
  
  介休不战而下,也出乎了唐军将领们的意料之外,雀鼠谷之战方过,敌军就放弃了介休这等险要后撤。
  
  唐军上下此时其实都很振奋,敌军不战而退,显然已生畏惧之心。
  
  已失战心之下,这样的军伍,一战而溃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李神通耳边求战的声音一下就多了起来。
  
  这个时候,谁也不想再让一个降将来夺取属于他们的功劳了。
  
  (月票月票,这一战是不是写的太多了,而对于战争本身的描述又不太够呢?阿草有点担心不够精彩啊……)(未完待续。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