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千秋书库 > 兴汉室 >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

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

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 (第2/2页)

皇帝‘嗯’了一声,在席榻上忽然坐正了身子,微俯身看着赵温说道:“赵公以为何如?”
  
  “眼下旱情要紧,益州既有余粮,自当捐输以纾国难,岂有畏远吝费的道理。”赵温面不改色的说道,不仅如此,他甚至还主动建议道:“益州多豪富,朝廷不妨劝捐,如此,还能再多一笔钱粮。”
  
  “劝捐倒是算了。”皇帝摇头说道:“底下那些胥吏我明白是个什么样,说是劝捐,搞不好最后就会变成强缴,益州可再经不起折腾。何况朝廷如今已无战事,并不缺粮,不必杀鸡取卵。”
  
  赵温似乎早知道皇帝会这么说,想也不想就应承了下来:“陛下睿鉴,是臣思虑不周。”
  
  见赵温很是上道,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,他刚才刻意敲打,就是要试试赵温的心思。因为很快就将有一批生力军入朝,赵温羽翼丰满、势力膨胀,手下党羽一多,心思也会跟着变样。以后会不会继续唯皇帝马首是瞻,可不仅是今天这么几番话就能看出来的。
  
  “过几日蜀地士人即将随军入朝,来敏、孟光、杜琼等人拜为郎中,董和、张肃等人举入吏治科学习政务,至于费祎、吕乂等官宦子弟,先使策试,再依才能决定是否纳入太学。”皇帝忽然说起了益州士人们的去向,对于这些士人,尤其是费祎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,不用是不可能的。
  
  而且出于‘弱蜀’的策略,皇帝也不能把这些有名望、有影响力的士人放任在益州本地不管,不然邯郸商这些朝廷派去的官员也不好就地开展工作。为了防止他们一次性抱团壮大,皇帝与马日磾、杨琦等多方势力达成了默契,关东、关西士人罕见的认可了吏治科的功能,打算将他们放进吏治科学习一年半载,到时候分批放出来,众人也好有个适应的过程。
  
  “这些虽是早已议定的去向,但我仍不得不再提一句。”皇帝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赵温,表示重视:“蜀地阻隔日久,彼等士人尚且不甚熟悉我朝新政,不明白我设吏治科的本意。为免彼等又生出当年的是非议论,少些麻烦,还得由赵公这个本地乡人亲去陈说才好。”
  
  这无疑是给了赵温一个联络乡人的机会,他连忙点头答应下来。
  
  “帝王之治天下,没有不博求众才的,如今益州被举贤良堪治民者有数十人之多,都快比得上赵公当年在关东征辟的俊彦了。”当年朝廷的威势与现在的威势自然不能同日而语,皇帝也只是随口对比了一番,主要是强调道:“我还是那句话,被举之人,无论是直接为官、还是先入吏治科。但凡于任后有不称其职者,所举之官司,亦皆治其罪。”
  
  众人无不凛然,尤其是听在王斌耳中,更是如寒霜侵体,他不知怎么的就联系到了自己,因为这益州刺史邯郸商与蜀郡太守华歆,都是他直接或间接的向皇帝举荐的人物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